?
A+ A-

電動汽車洶涌而來 市場準備好了嗎

來源:中國汽車報 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1-05-12 10:50:30

  剛剛落幕的2021上海車展,可謂一場酣暢淋漓的汽車盛宴,有超過250款新車型上市、首發(fā)或者是預售和亮相。值得關注的是,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新能源汽車,更有不少是備受關注的重磅車型。以BBA(奔馳、寶馬、奧迪)為代表的各大傳統(tǒng)汽車廠商,在沉寂了許久之后終于開啟絕地反擊,一直表現(xiàn)亮眼的造車新勢力同樣不甘示弱。中高端電動汽車的大爆發(fā),讓人們感受到電動汽車浪潮的奔涌而來。

  從產品供給端而言,目前新能源汽車可謂百花齊放,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售價,都讓人滿意。但從消費端來看,這么多款新能源汽車扎堆上市,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內卷,面對如此洶涌的電動汽車大潮,記者不禁好奇:消費者準備好了嗎?

  經銷商說

  寧波天天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堅挺

  經銷商盈利難,選擇謹慎觀望

  馬堅挺表示,2018年以前,算是第一波新能源汽車浪潮,主要是政策補貼驅動,實際發(fā)展迅速但也留下了一地雞毛。如今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汽車最為熱鬧,可以稱為第二波浪潮,主要是資本驅動,有錢、有資源的企業(yè)都想?yún)⑴c進來試一把,期望在新一輪競賽中能夠脫穎而出。

  不過作為入局新能源5年以上的經銷商,馬堅挺則很謹慎。去年,五菱宏光MINIEV熱賣,馬堅挺做的歐拉品牌也很火。這些車型主要的消費群體是90后甚至更年輕的群體,他們喜歡這種價格不貴、城市內續(xù)駛里程夠用的車型。

  馬堅挺認為,目前30萬~ 40萬元區(qū)間正變成主要競爭市場,但在經銷商層面經營起來并不容易。這些產品的渠道建設比較困難,一方面城市展廳、人力等運營成本高,但銷量卻上不去,另一方面售后業(yè)務量也不能支撐。此前,除了五菱和歐拉稍有利潤,真正賺錢的新能源汽車經銷商幾乎沒有,甚至很多經銷商虧錢。

  不少人認為直營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流銷售方式,但馬堅挺透露,很多時候是車企招不到經銷商,因為經銷商都在觀望,相當謹慎,車企的直營是無奈的選擇。

  消費端的情況馬堅挺也做了一些了解,消費者對五菱和歐拉這種經濟型汽車比較偏愛,但中高端車型和燃油車有一定競爭性,消費者就會比較搖擺。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性能、可靠性、安全性,比如電池衰減、自燃風險、“黑科技”穩(wěn)定性等,消費者依然存在顧慮;雖然現(xiàn)在充電便利性大有改善,但有的消費者家里不能安裝充電樁,在外充電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解決。

  業(yè)內人士說

  北洋車志負責人劉佳駿

  廣義交通參與者需全員準備

  劉佳駿認為,中高端電動車的動力性能和輸出特性,相對傳統(tǒng)燃油車是一個顛覆性的改變,20萬~30萬元的燃油車難以達到同級電動汽車的動力水平。根據(jù)行研機構調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: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的購買行為支持因素中,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日常使用成本低(59.85%)、牌照獲取方便(37.17%)、不受限行規(guī)則影響(35.32%)。

  從硬件角度來看,能源補給還是一個短板,多份調查報告顯示,關于續(xù)駛里程和充電便利性的顧慮,是阻礙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壁壘,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還需持續(xù)優(yōu)化。在“軟件”方面,與新能源智能網聯(lián)車使用場景配套的保險政策和保險產品,還沒有跟上技術發(fā)展要求。以上海車展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為例,新能源智能網聯(lián)車數(shù)字化層面的產品質量檢測是需要廣義交通參與者(包括但不限于政府、企業(yè)、高校科研院所、駕駛培訓機構以及駕駛人員等)共同解決。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規(guī)則,以及駕駛者的駕駛觀念都有待提高。

  劉佳駿表示,新能源汽車的大量涌現(xiàn),對廣義的交通參與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是不是真的準備好了,值得全社會思考。

  消費者說

  北京車主田野

  競爭激烈對消費者是利好

  田野對電動汽車關注度不是很高,不過他看到本次上海車展上的蔚來ET7和五菱宏光EV敞篷,感覺很有吸引力。蔚來作為成立時間不長的一家車企,雖然產品不多,但是銷量不俗。五菱宏光MINIEV去年一經推出就火遍全國,如今推出敞篷版就更好玩了。

  田野認為,在電動汽車發(fā)展上,目前行業(yè)多少還是有點激進。他曾不止一次看到過相關報道,有研究顯示,燃油車和電動汽車在從制造到使用的10年時間內,很難說環(huán)境污染程度孰高孰低。換言之,新能源汽車的環(huán)保性有待商榷。

  另外,不少大眾心目中的性能車改成了電動汽車,田野感到十分遺憾。應該發(fā)展電動汽車,但不是盲目發(fā)展,如越野車、賽車等讓人興奮的聲浪和改裝的樂趣,是電動汽車力不能及的,還是應該保留燃油車。

  近來各大企業(yè)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市場,必然會引起一場大戰(zhàn),田野認為,對于消費者是利好,競爭激烈就會拉低汽車的價格,車型多了,消費者的選擇也多了。不是每家企業(yè)都能幸存,還是要經過一番激戰(zhàn)后,由市場決定誰走誰留。

  對于電動汽車,田野還有幾點擔心,讓他并沒有急于購買電動汽車。諸如電池安全性、電池衰減等問題。田野同時提到,對于像他這樣喜歡自駕游的用戶,電動汽車充電就是最大的軟肋,充電時間長、高速電能損耗快這兩大特點,注定了電動車不適合長途旅行。而且現(xiàn)在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,雖然充電樁已經隨處可見,但質量一言難盡,有的損壞不能使用,有的維護不當,不知道是否存在安全隱患。田野認為,不能一味增加充電樁數(shù)量和覆蓋面,更應該加強管理,有效維護已有充電樁,讓大家充電安心也很重要。

責任編輯:聶臻臻

數(shù)字報刊